公告栏
下载中心
访问量统计
今日访问量: 57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nservative Dentistry
主办单位: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005-2593
CN:10-1960/R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中文;
创刊时间:1991
口腔专科护理的发展及展望
刘蕊;李秀娥;刘东玲;侯黎莉;刘帆;王莉;随着大众对口腔预防保健和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口腔专科护理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也对口腔护理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外口腔专科护理的发展历程及人才培养的优势经验,从健全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认证体系、推动口腔专科护理职能范畴拓展、探索口腔专科护士职业发展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口腔护理专业发展、促进全民全周期口腔健康管理提供借鉴。
非阻生第三磨牙存在时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牙周状况的对比研究
高瑞;张琳琳;高丽娜;陈星宇;陈芳;杨扬;刘华杰;陈发明;吴瑞鑫;目的:通过牙周临床检查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非阻生第三磨牙存在时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牙周状况以及龈下菌斑微生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观察对象,清除局部龈上菌斑,开展必要的口腔卫生教育。对观察区域的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进行牙周探诊检查,同时采集局部龈下菌斑,利用Pac Bio平台进行全长16S rRNA测序,对比两者的牙周临床指标和局部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与非阻生第三磨牙相邻时,第二磨牙平均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百分比、深牙周袋比率和菌斑指数均显著高于第一磨牙;第二磨牙龈下菌斑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大于第一磨牙,β多样性对比分析表明两组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在第二磨牙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等牙周致病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第一磨牙。结论:与非阻生第三磨牙相邻时,第二磨牙的牙周状况及龈下菌斑微生态较第一磨牙差。
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屏障术后根管充填材料三维有限元分析
于丁一;赵雯静;苏马靖;葛文华;王尔慧;代泉;目的:根尖发育9期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屏障术后,选择5种根管上半段充填材料,分别为玻璃离子、纳米树脂、牙胶、Biodentin、纤维桩。对比哪种材料能更好的保护根管壁及根尖区牙体组织,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BCT,ABAQUS2020等软件,建立根尖孔未闭合的下颌第二前磨牙模型,模拟力的加载,分析应力分布及最大形变。结果:45°加载时纤维桩的充填模型最大位移值最小,垂直加载时Biodentin充填材料模型最大位移值最小,5种材料中Biodentin作为充填材料时牙体所受的最大等效应力是最小的,但纤维桩充填时根管壁及根尖所受的等效应力相较其余4种材料都是最小的。结论:根尖发育9期时,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上半段使用纤维桩或Biodentin充填,可减轻根管壁和根尖区受力,降低根折风险。
低龄儿童龋患儿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蒙蒙;董瑞;王栋;刘鑫;张钰;张会君;目的:探索低龄儿童龋患儿就医延迟的因素,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改善患儿就医延迟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初次就诊于某部队三甲医院口腔科的低龄儿童龋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儿就医延迟的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00例,其中出现就医延迟行为247例(82.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生活质量评价(OR=3.249,95%CI=1.237~8.537,P=0.017)、父母关怀(OR=1.707,95%CI=1.242~2.347,P=0.001)、家庭影响(OR=0.378,95%CI=0.220~0.649,P=0.001)、疾病感知障碍(OR=1.066,95%CI=1.016~1.119,P=0.009)是低龄儿童龋患儿就医延迟行为的影响因素。口腔保健意识作为潜在变量,由外显变量定期口腔检查、每天睡前刷牙和疾病感知障碍进行测量,社会支持现状由外显变量父母关怀与家庭影响进行测量,患儿是否发生就医延迟行为统计结果作为就医延迟倾向的测量变量。在此结构方程模型中,口腔保健意识和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患儿就医延迟行为,也可通过中介变量口腔健康状况影响患儿就医延迟行为。结论:低龄儿童龋患儿就医延迟行为发生率为82.33%,儿童生活质量评价、父母关怀与家庭影响、疾病感知障碍是患儿发生就医延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应进一步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医院利用率与认可度,进而降低就医延迟行为发生率。
716个多生牙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杨雨欣;杨兴花;单小霞;杨巧韵;马亚楠;赵子昂;李睿敏;目的:本研究分析总结多生牙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式,以便为多生牙的诊治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488例诊断为多生牙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患者个人信息、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多生牙患者488例,共716个多生牙,患者平均年龄为8.94岁,男女比例为2.53∶1;其中上颌前部多生牙占比最多(96.51%),牙冠位于舌腭侧者多见(84.78%);多生牙数目多为1个(62.3%),其次为2个(33.2%),3个及3个以上较少见;多生牙方向多为倒置(50.7%),导致错畸形发生率为75.2%。有8.81%的患者发生邻牙牙根吸收和囊性病变。在拔除多生牙的术式中,腭侧入路与颊侧入路的比例分别为79.3%和20.7%。结论:对于可能导致其他问题的多生牙应尽早进行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