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基础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红景天苷治疗根尖周炎的分子机制

    刘涵;王泽铖;张重阳;张亚庆;王胜朝;袁一方;张蓉;蒋文凯;贺亚妮;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整合分析策略,系统揭示红景天苷在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SEA及SuperPred多平台联合预测红景天苷作用靶点;基于GeneCards、DisGeNET和CTD三大数据库筛选根尖周炎相关靶标;运用STRING平台构建PPI互作网络,并借助Cytoscape 3.10.0进行拓扑学特征分析以识别关键枢纽靶点;采用“微生信”在线系统实施GO/KEGG多维功能富集分析,并构建靶点-通路互作网络;选取核心靶点(PDB ID获取)通过AutoDock4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靶点交集分析鉴定出39个关键调控靶点,包括DPP4、GAPDH、MMP9等核心蛋白;KEGG通路富集揭示90条显著性信号轴,其中白细胞介素(IL-17)与Rap1信号通路呈现突出调控价值;分子对接验证显示红景天苷与6个关键靶点(结合能均≤-6.8 kcal/mol)具有强效结合特性。结论:本研究发现红景天苷通过多靶点协同调控机制,特别是经IL-17信号轴介导的炎症调控及Rap1通路驱动的骨修复过程,实现根尖周炎三维治疗效应(免疫调节-炎症控制-组织再生),该研究为中药单体治疗口腔炎症疾病提供了创新性机制阐释与理论依据。

    2025年07期 v.30;No.269 373-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临床研究

  • 基于COM-B模型青少年正畸患者牙周自我管理健康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

    李锦凤;刘蕊;王珍珍;张欢;刘利娜;朱婉立;范云超;

    目的: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COM-B)探讨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自我管理健康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为临床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305名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使用青少年错(牙合)畸形认知问卷、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及牙周自我管理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基于COM-B理论,逐步分层分析能力、动机、机会因素对患者牙周管理健康行为的影响。结果: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牙周自我管理健康行为得分为53.07±7.5。单因素分析表明,正畸治疗时长以及治疗原因对青少年患者的牙周自我管理健康行为有显著影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能力因素中对错(牙合)畸形不良影响的认知与正畸治疗是关键;动机因素中定期就诊、正确刷牙及保持平衡饮食的自我效能也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共同解释了牙周自我管理健康行为总变异的43.2%,其中能力因素贡献了7.3%,动机因素贡献了15.4%。结论: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人能力、动机与获取机会等因素,以此为基础,加强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对错(牙合)畸形的认知教育,树立正确口腔健康观念。通过传授清洁技巧、鼓励定期检查与均衡饮食,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持续改善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的牙周自我管理健康行为。

    2025年07期 v.30;No.269 380-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TRP3、CYTL-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李铄希;刘颖;董洋;

    目的:探讨血清C1q/TNF相关蛋白3(CTRP3)、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牙周指标和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90例列为牙周炎组,依据牙周情况分为轻度组(33例)、中重度组(57例),另选取同期至本院体检口腔健康者40例列为健康组。探诊牙周炎组的牙周指标: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牙龈指数(GI);ELISA法检测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1 β(IL-1 β)、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TRP3、CYTL-1。分析血清CTRP3、CYTL-1与炎症指标、牙周指标的相关性;比较CTRP3、CYTL-1诊断慢性牙周炎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牙周炎组的IL-1 β、IFN-γ、TNF-α高于健康组,CTRP3、CYTL-1低于健康组(P<0.05);中重度组的IL-1 β、IFN-γ、TNF-α、PD、BI、PLI、AL、GI高于轻度组,CTRP3、CYTL-1低于轻度组(P <0.05);CTRP3、CYTL-1与IL-1 β、IFN-γ、TNF-α、PD、BI、PLI、AL、GI呈负相关(P <0.05);血清CTRP3、CYTL-1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优于两者单独诊断AUC(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TRP3、CYTL-1水平较低,与牙周指标和炎症指标有关,可用于诊断慢性牙周炎的严重程度,联合检测更具诊断价值。

    2025年07期 v.30;No.269 387-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 不同填料含量封闭材料及窝沟清洁方式对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

    冯保静;赵西博;张伟祥;袁清敏;刘义闻;

    目的:评价不同含量窝沟封闭材料及牙面清洁方式及对窝沟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9岁儿童150名共计600个第一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Clinpro~(TM)、Helioseal F、Fissurit F 3种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n=50)。研究方法为自身半口对照研究,分为两组,16、46使用慢机小毛刷清洁牙面,26、36使用P1超声工作尖清洁牙面,其余步骤相同,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复查比较各组窝沟封闭剂脱落率及患龋率。结果:窝沟封闭剂相同时,窝沟封闭术后6个月,毛刷清洁组Fissurit F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显著高于超声清洁组(P<0.05);窝沟封闭术后12个月,毛刷组Clinpro~(TM)、Fissurit F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显著高于超声清洁组(P<0.05)。清洁方式相同时,窝沟封闭术后12个月,毛刷清洁组Helioseal F窝沟封闭剂的脱落率最低且显著低于Clinpro~(TM)(P <0.05);超声清洁组,Fissurit F窝沟封闭剂脱落率最低且显著低于Clinpro~(TM)(P<0.05)。3种窝沟封闭剂组患龋率均为超声清洁组低于小毛刷清洁组,但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窝沟封闭过程中,超声清洁牙面比小毛刷清洁更具优势,在此基础上选择填料含量高的窝沟封闭剂其封闭效果更好,推荐临床应用。

    2025年07期 v.30;No.269 39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HSP70水平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孙碧婷;王熙;王芳;刘莎;

    目的:对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国药北方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和体检健康者各1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牙周炎组和健康组,根据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病变程度,将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轻症组(n=39)、中症组(n=53)和重症组(n=28),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HSP70水平;采用Pearson法及Spearman法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HSP70水平与牙周指标及病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HSP70水平对慢性牙周炎重症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牙周炎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HSP7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白细胞介素-10(IL-10)、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重症组患者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中症组和轻症组,HSP70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和轻症组(P<0.05)。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龈沟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在轻症、中症及重症组的数值依次增大(P<0.05)。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水平与牙周指标PLI、AL、SBI、PD及病变程度成负相关,HSP70水平与牙周指标PLI、AL、SBI、PD及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 <0.05)。血清、龈沟液褪黑素、HSP70两者联合诊断慢性牙周炎重症患者的曲线下面积高于褪黑素、HSP70单一诊断价值(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及龈沟液褪黑素表达下调,HSP70表达上调,两者与牙周指标及病变程度相关。

    2025年07期 v.30;No.269 397-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病案报道

  • 颜面美学测量下个性化导板引导流动树脂关闭前牙间隙1例

    闫欣;何欣霖;麦穗;

    <正>前牙间隙作为临床常见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牙体组织及牙周组织健康。此外,前牙间隙对容貌及发音的负面影响,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后果~([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与美学认知及要求的提升,以及数字技术的进步,前牙美学修复的理念和技术迅速发展。多学科联合治疗已成为前牙间隙美学修复的发展趋势~([2])。正畸颜面部美学评价体系的引入,为前牙间隙关闭的方案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治疗后目标位参照,

    2025年07期 v.30;No.269 403-4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 左上颌腺样囊性癌误诊为慢性根尖周炎1例

    吉香宇;吕炳华;赵晓彤;杜平功;卢志山;

    <正>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CAP)是根管内长期存在感染及病源刺激物而导致的根尖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反应,因主诉患牙咀嚼时不适感或牙龈起脓包而就诊,需与牙源性囊肿和肿瘤、非牙源性囊肿、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恶性肿瘤等疾病相鉴别[1]。本文报告了1例因主诉牙龈肿胀疼痛而诊断为CAP并进行根管治疗无效的转诊病例,经临床检查、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组织病理学最终诊断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

    2025年07期 v.30;No.269 410-4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调研报告

  • 综合医院口腔科医生对恒牙全脱出的认知情况调查

    郑敏敏;张陶涛;曾光;刘晓璐;刘宇博;焦凯;

    目的:基于问卷调查了解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生对恒牙全脱出临床诊疗的认知情况,为规范恒牙全脱出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5家三甲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小程序发放调查问卷并分析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生对恒牙全脱出定义、流行病学、治疗原则及预后影响因素等的认知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9份,结果显示87.64%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生掌握恒牙全脱出的定义,仅约50%认为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77.53%医生认为再植前保持全脱出恒牙牙周膜活性对于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其对全脱出恒牙再植前根面处理、再植后固定方式及保存介质的选择仍旧认识不足。约63%的医生每年接诊到恒牙全脱出患者,大部分医生认为再植时间、牙齿储存条件、患者年龄、牙根发育程度及口腔卫生状况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但对再植术后首次复查时间的了解较差。结论:虽然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生对恒牙全脱出的基本知识有一定掌握,但在治疗原则、预后影响因素及术后管理方面仍需加强培训,以提高其对恒牙全脱出的重视程度和处理能力,改善牙再植后的远期预后效果。

    2025年07期 v.30;No.269 413-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护理

  • 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心理护理改善无牙颌种植患者焦虑的临床观察

    车蕾;台南阳;秦子清;刘蕊;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MR)技术辅助心理护理对无牙颌口腔种植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无牙颌种植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心理护理(对照组)与MR心理护理(试验组)。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分析心理状态、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收缩压、技术接受模型(TAM)量表分析感知有用性与易用性,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心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MDAS评分及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焦虑评分(10.66±1.39)低于对照组(12.13±1.34),收缩压(128.5±10.7)mmHg低于对照组(136.4±11.6)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量表显示试验组的感知有用性(4.48±0.62)和易用性(4.35±0.54)均优于对照组(3.33±0.57,P <0.05;3.68±0.53,P <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MR技术辅助心理护理接受度高,可有效缓解无牙颌种植患者的术前焦虑,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年07期 v.30;No.269 419-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综述

  • 不同牙根处理方法应用于全脱出再植牙影响牙周组织愈合的研究进展

    王新艳;吴晓冉;陈丽春;朴维英;

    全脱出是最严重的牙外伤类型之一,其临床处置及预后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牙齿的美观、功能和生活质量。牙齿再植术是目前治疗全脱出的首选方法,再植牙的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治疗成功率及预后在文献报道中有较大差异。学者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再植牙,以期提高再植成功率,本文就目前探索的不同牙根处理方法应用于全脱出再植牙对牙周组织愈合的影响作一综述。

    2025年07期 v.30;No.269 424-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口腔医学教育

  • 基于复合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邱新毓;关玲霞;郭静;史志强;轩昆;

    在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指引下,明确提出了我国健康领域工作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而面向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培养满足新形势下岗位胜任要求的复合型口腔预防医学人才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对“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实践,提出以复合岗位胜任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本文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口腔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策略和新路径,以期对其他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帮助。

    2025年07期 v.30;No.269 429-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1K]

  • 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简介

    <正>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是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融通医疗板块“医疗、医药、医学、医养”四医联动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拥有30种国家级医学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4种)、57个院士在内的5100余名专家编委,是国家期刊领域的重要新生力量,是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服务力量。

    2025年07期 v.30;No.269 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下载本期数据